Tuesday 18 May 2010

漢城奧運會與韓國民主化

亞洲時報 2007/02/13, 週二
原文

20年前,韓國爆發了1000萬人修憲案署名運動,直接導致韓國從軍人權威統治向文人民主政治的轉變。考察韓國民主化成功的因素,不能忽略 1988年被薩馬蘭奇稱為“近代奧運會近百年歷史上一次最成功的大會”的漢城奧運會在其中所扮演的獨特角色。

奧運之前的韓國,在朴正熙軍人威權統治期間實現了經濟起飛,出現了世界矚目的“漢江奇跡”,也因中產階級的興起和美國潛移默化的影響而有了實現 民主政治的群眾基礎。在民眾鋪天蓋地的追求民主化的運動面前,為了使政權不被民眾反抗的洪流衝垮,先後3位總統朴正熙、全鬥煥、盧泰愚通過爭辦奧運會,試 圖造成某種緩和的氣氛。

朴、全、盧3位總統前後擔任申辦奧運會的決策者、體育部長官和奧運會組委會委員長,就是這種努力的 體現。

此前,無論是崔圭夏過渡政府任內的“漢城之春”,還是被稱為韓國1980年代民主化運動母體的“光州抗爭”,都沒能 觸動軍界實力派人物全鬥煥。在光州抗爭中,全鬥煥動用軍隊進行殘酷鎮壓,導致學生和市民傷亡人數達到3000名左右。之後,因為在野勢力的主張趨於溫和, 政府宣佈了一些解禁措施,對金大中、金泳三等也分別減刑和釋放。

1986年初,全鬥煥呼籲為了保證亞運會的成功和備戰 1988年奧運會,應實行政治休戰,遭到在野黨領袖金泳三的斷然拒絕。這一年,以主張修憲的新韓民主黨成為第一大在野黨為契機,韓國社會發起了1000萬 人修憲案署名運動,要求實現總統直接選舉,之後學生也加入了要求修憲的鬥爭。韓國民主化運動日益高漲,到了最高潮的1987年6月,韓國大學生及一般市民 在全國各地舉行了2100多次遊行示威,最終推動了韓國向民主轉
型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民主化抗爭達到最高峰的時 候,當局準備投入10萬員警進行鎮壓,並準備發佈新的戒嚴令和出動軍隊,這時國際奧會(IOC)給韓國政府下了最後通牒:“如果動亂繼續擴大而無法收拾, 將取消韓國的奧運主辦權”。國際奧會的這個嚴厲警告,就像是敲在獨裁者身上的喪鐘,讓當時的主政者全鬥煥與盧泰愚不得不作出妥協。

1987 年6月29日,盧泰愚通過電視向國民發表了8點民主化宣言:採納直接的總統選舉制;赦免反體制人士金大中等人;擴大和保障人權;保證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; 政府不得干涉大學、恢復政黨活動自由;進行社會改革。這突如其來的聳人聽聞的消息,使執政黨民主正義黨成員大惑不解,而在野黨和異議人士也目瞪口呆,群眾 則歡呼雀躍。儘管在這一年底,盧泰愚因在野黨的分裂而漁翁得利,當選為韓國總統。但其後的民主化和自由化,就像是藉奧運而開啟的閘門,一打開就無法關閉 了。

1988年9月17日開幕的第24屆漢城奧運會,歷時16天,共有160個國家和地區的9417名運動員參加比賽,是 歷史上參賽國家最多的一次世界體育盛會。在漢城這個曾被認為是“世界上最難舉辦奧運會的城市”,韓國國民用汗水、智慧、使命感和驚人毅力,共同修築了漢城 奧運會這座將永遠留在世界歷史長河中的體育金字塔。它對韓國的經濟、政治、社會等各方面產生了積極而巨大的影響,使這個東亞半島上的國家進入了歷史的新時 代。

漢城奧運會一結束,全鬥煥夫婦就因為家族的貪瀆斂財公開向國民道歉。任期屆滿後,到江原道仁濟白潭寺蟄伏起來,過了兩 年暮鼓晨鐘、草燈獨對的佛門生活,以對其統治期間的深重罪孽閉門思過。後來經過國會與檢方的深入調查,於金泳三執政時,將全鬥煥、盧泰愚這兩位靠武力奪 權、統治暴虐,且手腳又不乾淨的前總統一起送上了審判台。

奧運之後經過十幾年的發展,韓國基本上實現了民主化。民眾擺脫了 在恐懼中呼吸度日的生活,而將命運緊緊攥在了自己手中。韓國民眾至今懷念1988年那個難忘的夏天,正如韓國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金容沃所說:“漢城奧運成 為韓國獨裁者加諸自身的枷鎖;奧運對韓國是很重要的‘歷史線’,把全國人民的歷史問題全都壓縮在奧運,大韓民族利用奧運達到民主,奧運則是韓國民眾爭取民 主的戰利品,不能低估它在民族歷史中的意義。”

漢城奧運會上,那把綠茵場上點燃的永不熄滅的聖火,也是在4300萬韓國民 眾的心裏點燃了呼喚民主、追求民主的火種。這是奧運的光榮,也是韓國的驕傲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